top of page

  图:杨宇思筹劃大湾区社区管弦乐团计劃   【大公报讯】记者李亚清报道:儘管面临场地受限、资源不足等困难,香港这片土地仍滋养了众多古典乐团,除了九大艺团中的三个专业乐团,更有不少具有高质素演出水平且较为活跃的乐团。“湾区爱乐香港乐团”将於七月二十二日在香港大会堂亮相,在呈献中西音乐的同时,还通过社区乐团的形式为观众普及古典音乐。这是香港小提琴家杨宇思携文善社筹劃、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赞助的大湾区社区管弦乐团计劃之首个项目。   拟在11市成立乐团   社区乐团以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和人文交流为目的,定期为社区提供免费音乐会。身为文善社创会会长、香港小交响乐团小提琴手的杨宇思日前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她谈及大湾区乐团计劃的初衷道:“大湾区在经济、科技上的发展日益壮大,与此同时,人文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我们计劃在大湾区的十一个城市分别成立‘湾区爱乐乐团’(Bay Phil),香港是首站,希望透过这个跨城市音乐项目,参与促进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及社区发展。”   “湾区爱乐香港乐团”正在密锣紧鼓地排练,指挥由香港浸会大学小提琴导师龙向辉担任,乐手由专业和非专业的音乐爱好者组成。此次演出,龙向辉、杨宇思将与乐团演绎威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亦邀请香港演艺学院钢琴导师施敏伦演奏萧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向基层推广音乐   “今次演出的曲目以大型作品选段和小型作品为主,大多是观众耳熟能详的,比如《卡门组曲》、《瑶族舞曲》等。此外,开场曲《筑梦大湾》是作曲者沈耀忠、作词者洪为民特意为乐团创作,加入箜篌等中国乐器元素,中西相融。”杨宇思介绍。   杨宇思补充道,该计劃未来的困难在於如何在不同城市找到这些音乐爱好者,把他们的音乐才能贡献给社会,并表示:“希望获得政府等多方的支持。一场音乐会简单,而贵在坚持,我们希望将古典音乐推广到大湾区最基层。”   演出门票正於香港大会堂底座大堂询问处免费派发。综观社区乐团的发展,美国、日本等国家已有成熟的系统:美国有近一千五百个社区乐团,日本有近五百五十个;参与社区乐团被视为重要的社会活动,资金则大部分来自私人捐助。   受访者供图





出版:2022-09-01 06:00更新:2022-09-06 10:52 灣區愛樂香港樂團一直致力將古典音樂融入社區,令不同階層人士都能欣賞音樂之美,在是次音樂會獲得圓滿成功之際,文善社策劃了首個網上音樂會展覽,將2022年8月13日及14日舉辦的《仲夏之交響-從巴哈到貝多芬》音樂會中五首古典樂曲呈現於網上音樂會展覽,每段樂曲伴隨其樂曲介紹影片以解說樂曲背景和作曲家的創作歷程。這網上音樂展覽不單突破場域與界限,內容更結合教育和視聽享受。

網上音樂展覽中樂曲影片及介紹 「今年8月,灣區愛樂香港樂團舉辦了半年以來第一次交響音樂會《從巴哈到貝多芬》仲夏交響曲音樂會。我們在想,因為防疫的原固大家出門聽音樂會的意欲減低了,那不如我們就將在音樂廳演出的五首樂曲放到一個網上平台,製作成一網上音樂會展覽會,讓每個人安在家中都能欣賞到動人的音樂。」文善社創會會長楊宇思博士表示。



楊宇思博士於《從巴哈到貝多芬》音樂會中獨奏小提琴協奏曲

「很高興本次演出圓滿成功,最重要的是看見一眾台前幕後人員一同協作讓音樂融入大眾生活,通過面向廣大公眾的公益音樂會形式,使社區居民受益於音樂熏陶,豐富社區乃至本港的文化藝術生態。」文善社主席何榮添博士補充。 「疫情下,生活出現不少新常態,藝術界在其中亦不能倖免。文善社除專注做好音樂外,亦作出新嘗試,令音樂會的呈現不再局限於固有的模式。」灣區愛樂香港樂團助理經理陳婉怡表示。 為進一步提升文化藝術氛圍,網上音樂展覽正體現了疫情下表演藝術的發展方向,透過今次網上音樂展,文善社希望灣區愛樂的演出能接觸更多人,讓不論身處任何地方的人都能欣賞音樂,達至「藝術通達」。未來,文善社將積極舉辦更多不同類型的音樂演出,以音樂融入社區。

欣賞《仲夏之交響-從巴哈到貝多芬》網上音樂展覽:連結

關於香港文善社有限公司 香港文善社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6 年 3 月,是根據香港稅務條例第 88 條成立的慈善機構。現任主席是何榮添博士MH,會長是張啟明先生。本會的宗旨是推動音樂、藝術及文化的創作、教育及發展,促進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通過不同背景及不同地域的音樂、美術、舞蹈等表演方式,擴闊大眾視野, 促進人才培育。本會的服務範圍包括藝術文化研究創作和推廣教育,如公開研究成果,促進學術提升; 協助各類文化愛好者開展與內地、海外等有關社團的交流與合作,提高認識水平及創作能力等。 關於灣區愛樂香港樂團 「灣區愛樂」是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社會發展的一個古典音樂推廣計劃,旨在促進大灣區市民對古典音樂的欣賞和參與。該計劃由部分香港的專業演奏家和古典音樂愛好者倡議,香港慈善機構文善社發起及管理,由香港董氏慈善基金會贊助成立。它不僅是大灣區的一個古典音樂樂團群,而更重要的是一個發展推廣古典音樂的平台。自二零一九年成立以來,「灣區愛樂」已經舉辦了七十多次活動、為三萬多人次聽眾呈獻古典音樂 。 灣區愛樂香港樂團是「灣區愛樂」計劃的核心樂團。該計劃由大灣區十一個城市的社區管弦樂團及旗下的各類室內樂和獨奏樂團組成。樂手們來自社區、服務於社區,通過音樂演奏和教育活動,為社區提供學習和欣賞古典音樂的機會,促進社區人文和文化建設。「灣區愛樂」將創建一套社區樂團的組成、活動、推廣和演出的標準程序及模式,使愛好者能很快建立社區樂團並服務於社區。 古典音樂

原文網址: 灣區愛樂首創網上音樂會展覽 打破藝術界限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09921?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2021-10-01

来源:香港商報網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香港特區政府於灣仔會展中心舉行慶祝酒會。為了保障這項重大活動順利進行,很多幕後的工作人員和參與者加班加點,只為呈現最好的一面。其中,酒會演出團體之一,文善社創會會長楊宇思凌晨3點就起床準備,這是他們今年第二次參與官方升旗酒會活動。「灣區愛樂香港樂團在『七一』酒會上的表演得到了廣泛好評,一方面是團隊內很多年輕專業樂手,另一方面是我們希望在大灣區推廣免費社區音樂會,用音樂連接兩地的年輕人。」    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樂團除了《我和我的祖國》、《同一首歌》、《東方之珠》和《燈火裏的中國》以外,特意準備了中樂表演,《映山紅》、《箜篌鼓》均用中國傳統樂器表演,特別是開場曲《箜篌鼓》,將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箜篌搬來了會場,大氣、悠揚的聲音似乎穿越時光,在此刻與華夏兒女共度良日。  海壩街官立小學課外活動許主任帶隊海壩街官立小學箜篌隊,由8位學生組成。海壩街從2019年開設箜篌課,成為香港第一、唯一校內開設箜篌課程的小學,許主任說:「演奏箜篌的李同學和張同學來自海壩街官立小學,學校一直重視中國文化教育傳承,通過多樣方式幫助他們了解中國、學習中華傳統文化。雖然這門樂器上手較難,但如果用心學習,體會背後的文化寓意,仍然能在較短時間內上手。我們也希望日後與『灣區愛樂』多多合作,帶着香港的學生們回內地演奏。」  楊宇思繼續講到,「灣區愛樂」是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社會發展的一個古典音樂推廣計劃,旨在促進大灣區市民對古典音樂的欣賞和參與。她希望通關之後,團隊能有更多機會在廣州、東莞、深圳等大灣區城市演奏,吸納更多願意參與慈善演奏的年輕人,將音樂作為溝通的橋樑紐帶,奏出和諧柔美的聲音。(記者呂明霞)





©2023 楊淇煜藝術工作室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